logo

导航切换
氏族研究

读《议氏族•论氏族》的点滴感悟

2024-01-07 20:07:06

      作者:陆上堂
 
2023年会前夕,我收到葛老芸生老师发来的信息:这次年会因家中的事情不能参加了。同时,给我发来一篇他刚写好的文章《议氏族·论氏族》。年会之前,因为工作太忙,无暇仔细阅读,自然理解不深。直到前天凌晨梦醒,脑海突然弹出这个记忆,赶忙披衣打开电脑,在稿件库里找出这篇文章重新细阅。
慢品细读,如牛反刍。文章果然藴含深意,耐人寻味。
葛芸生老师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上世纪七十年代从上海调到广东省文化厅艺术研究所,后进入广东电视台执行编导工作,是国家高级职称的编导,又是古籍保护志愿者。在长篇电视连续剧《商界》《外来妹》两度荣获国家“飞天奖”后,他转向人文纪录片的摄制,相继编导了《张澜》《宋庆龄》《何香凝》《荣毅仁》《费孝通》《郭沫若》《茅盾》《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样式雷》《青岛》《哈尔滨》《广州》及《祭三皇五帝》《中国地名故事》《京都名医》等千余集视频节目。
还是三十多年前,时在广州电视台工作的时候以及在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制作了多部有关姓氏的系列影视作品,如《寻根问祖百家姓》《百姓天下游》《三皇五帝与百家姓》《汉字源流趣谈》《汉字寻根300例》等。他还在北京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历代帝王庙”的博物馆策划并编写了常年主题展《三皇五帝与百家姓》所有文稿。
早在四十年前,我和葛师就结下师生缘。从事研究姓氏文化逾四十余年的他,如今正值耄耋之年。但仍然对姓氏文化研究不遗余力。
在《议氏族.论氏族》一文中,葛师一连抛出15个“世纪之问”,这在我是始料未及的事,也是我乃至从事氏族文化研究同行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为何我会说它是“世纪之问”?首先是以前没有人提出这样有深度的问题。之前,我们探讨的都是一些表皮的、浅显的问题。葛师抛出的问题,有如指路明灯,让我们能够曲径探幽,找到通往氏族文化领域深处的路口。其次是每一个问题的抛出都是关乎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问题。即使我们这代人无法破解这些难题,起码,我们作为未来者的“先驱”涉足于此,或许对后来者有些许启发作用。再就是,每个问题都是我们民族存续和发展的大问题。我们活在当下,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如何把文化传承的事情做好,在“传”与“承”之间发挥当代人应有作用,为未来人留下一点点智慧的东西。起码或者最好,不要把上一代人的“糊涂账”传给后人吧!
葛师这篇文章虽短,寥寥千语,意义却是深邃。我想,我们在工作和学习的空间里,可以把文中的15个问题,都可以独立成章,展开沙龙式讨论,然后组合成氏族文化系统论述,以供后人资飨,为在不断延伸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脉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下面附上葛芸生老师的《议氏族.论氏族》这篇文章,共同探幽葛师的智慧丝路。

 
 

议氏族·论文化
——关于氏族文化建设的三思话题

葛芸生

 
2022年,我在学习《祠堂故事》和《氏关你我》两部视频短片后,写了《有感祠堂与氏族文化》一文。事后,又应邀体验了氏族文化的2022年的年会盛举,并有幸在珠海吴氏宗亲会的精心安排下,赴斗门瞻仰多处宗祠。所见所闻,既为古祠堂厚重的文化积淀所鼓舞,更为渐变中的氏族文明新姿而欢欣。
强烈的古今对比,我不由再次审视一个话题:氏族社会早已远去,祠堂尚存,但出入者不多,且多为老者。氏族与祠堂还会有哪些文化值得后人珍惜、并传承创新呢?
此刻,我忆及国医大师邓铁涛。本世纪初,我率摄制组采访过他老人家。作为中医翘楚的他,开门见山告诉我们的第一句话是:文化没有了,比亡国更为可怕。
采访后,我多次在视频节目里,将邓老一次次的“呐喊”,传达给更多世人,也不时告诫自己。因为邓老所言,正是今世各行百姓都要时时刻刻铭记于心的。
我最初的理解,不免止于中医,肤浅地认为中医文化没了,救死扶伤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稍后,我三思中获得启迪之一是:五千年中华大地,亡国的事并不少见;历朝帝王沉沉浮浮,有些古民族消逝不见了。然而,中华世系并没有中断,究其原因正是中华文化的血液始终滋养着华夏儿女,中华文明的源泉始终润泽着神州大地,而文化递进中的风风雨雨,也始终与百姓大众共呼吸、同命运。
为何能出现全球少见的这个奇迹与特例呢?多年来我寻找答案,解析一个个谜题,却碍于本人学识浅薄、目光狭隘,即便造访万户人家、求教百余方家,惜所得甚微,无奈已枉入耄耋之岁。
兹趁2023年度氏族文化盛会于佛山南海隆重举行之前,将我历年累积下来的若干议题,供各位探讨。
题1:姓氏文化与氏族文化有何同异?
题2:氏族文化只在各自的氏族里独立存世与传承吗?
题3:历代流行的姓、氏,与当下所用的姓、氏,是不是同一概念?其同异有哪些?
题4:“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指的是母系社会吗?为何当时“姓”为女性专享,而“氏”属男性所有呢?
题5:“氏”在父系社会下是女性专享称谓吗?
题6:“三皇五帝”开始进入父系社会,为何在大量文献里他们被称谓为“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轩辕氏”“金天氏”“高阳氏”以及如“少典氏”“葛天氏”“西陵氏”“共工氏”等以“氏”命名的部落群体呢?
题7:黄帝姓“姬”有何实证?黄帝之子的姓,一说有十二姓,另说有十七姓,到底有几个姓?
题8:对自战国时期开始的“姓氏”合一,该作何评估?
题9:有学者称:姓的主要属性在血缘,而氏的属性有政治、经济、地域、官职等多元因素。对此,有何见地?
题10:有个流行已久的说法:姓氏源自图腾。图腾学是西方学者倡导的,它能套用在华夏五六千年的姓氏上吗?
题11:家谱、宗谱、族谱的区别在哪里?
题12:有的谱牒使用“某姓族谱”冠名,有的则以“某氏族谱”冠名,二者有区别吗?
题13:家谱(宗谱、族谱)在当下仍有哪些价值?
题14:家谱(宗谱、族谱)的编纂,能不能做到“推陈出新”或“古为今用”?如何做到真实可信?如何舍弃附会、炫耀、张冠李戴等不实文字,力求科学姓?
题15:家谱(宗谱、族谱)的阅读,如何引入开放性?既要吸引青壮年参与编纂,也要令少年郎尽早接触谱牒,拉近距离,成为家庭的启蒙教育。
简言之,我还是一句老话:在全民上下齐心合力传承中华文化的大趋势下,我们总不能将与人人形影不离、息息相关的姓氏文化(氏族文化)置于一旁,或将没有科学厘清的姓氏“糊涂账”,就这样交到未来的接班人手上。汗颜的、羞愧的就是我们这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