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族研究
寨岗“五旗六姓”的由来与现况
2024-06-07 23:34:58
文/潘渊祥(连南)
1952年前,含今大麦山镇在内的寨岗地区历属阳山县管辖,1953年1月后归属连南瑶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县)。据载,在新石器时代寨岗已有人居住生息繁衍,后因元未明初兵匪战乱、天灾诸因,寨岗居民死亡甚多,未死亡者也迁徙他乡求生存,致寨岗地区人口稀少。《阳山县志》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阳山县1664户,6348人,估算寨岗全境约1400人,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阳山仅830户,3534人,寨岗地区人口亦减至600人左右”,几乎成为“绝户”。元代以前寨岗居民姓族繁衍,惜无文字记载。有文字记载最早进入寨岗的是随军从南海、顺德、番禺等地奉命北上平乱,驻守马槽屯(今连南县寨岗镇阳爱村二所)的班、梁、蒋、颜、邓、徐6姓人后裔。
据载,明朝在元朝军事制度的基础上,创立了较为独立的卫所制,在全国广设卫所,控扼要地。二郡(府)设所,连郡(府)设卫,大抵以5600人为一卫,1120为一千所,112人为一百所,50人为总旗,10人为一小旗,全国军队人由小旗,总旗、百户、千户、卫逐级率领,卫(相当于现代军队的师级)设指挥使(正三品)。各指挥使归都指挥使(正二品),各都指挥使又归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军”,五军归都督府管辖。卫所的驻军编入军户,世袭为军,军士携家属,居于卫所,给养主要依靠卫所驻地的屯田。军士平时屯田或防守,遇有战事,兵部奉皇帝旨令调军,命将率领卫、所的士兵征战。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设立清远卫,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设置连州千户所,连州千户所下设3个百户所,第一百户所(酒楼屯)在今阳山县黎埠枫化林村,俗称一所;第二百户所(马槽屯)在今连南县寨岗阳爱村,俗称二所;第三百户所(通儒屯)在今阳山县七拱三所村。
元末明初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据《连南县志》载,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江西山民起义,连南八排响应,南雄侯赵庸率兵征剿,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申国公邓镇为征南将军,举兵讨伐。寨岗阳爱村《班氏族谱》称:同年(指1383年)九月,以连阳为中心的广东瑶民起义。波及江西、湖南,朝延再命邓镇进剿,朝廷为镇压起义,榜招福建上杭县陈阳满等386户入籍当差”。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至十九年(1396年),班博、梁均达、蒋监、颜禘护、邓思彬、徐东阳等,分别从南海、顺德、番禺等地征入军中,调清远卫,被派驻寨岗马槽屯要寨。明洪二十八年(1395年)设置连州千户所,寨岗马槽屯为连州千户所第二百户所,有兵112名,分2个总旗,每总旗分编5个小旗。军中班、梁、蒋、颜、邓、徐6姓中,徐姓属后勤未编入旗中,其余5姓均在旗内任职,故称“五旗六姓”。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朝廷在元朝旧籍册的基础上,由兵部造军户籍,置军勘合。《续文献通考·兵二》载:“明洪武二十一年,令卫所覈实,军伍有匿已子以养子代者,不许。是年秋,令卫所造军户籍,遣人分给内外卫所军士,谓之勘合。户由其中开写从军来历,调补卫所年月及在营丁口之数,如遇点阅,以此为验。底籍则藏于内府”。是年始,户出一丁赴卫当兵,是为旗军。旗军或操守,或屯种,户出一余丁随正军到兵营,佐助正军。寨岗“五旗六姓”中的班、梁、蒋、颜、邓5姓是世袭军户,依据军户制度具备携带家属的条件,故此五姓带家眷随军居住马槽屯兵营,徐姓为军中马夫。
阳山县同冠(《阳山县志》中为“洞冠”)水域,连江二级支流,自古以来为征战之地,马槽屯(今阳爱村)处于连阳地区中心,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五旗六姓军人被派驻寨岗要寨时,兵营总部初设在今寨岗镇石坑崀村曾屋,因在此山墩上建有哨楼,故此地今仍取名楼墩。班姓在此有百余亩沼泽地,后罗姓人以优惠价买下,至今仍有“班家祖地,罗家屋场”之传说。官兵训练场设在离兵部千米外的阳山县黎埠镇保平村与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金光村接壤处的杨柳陂。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连州千户所下设3个百户所,隶属清远卫。因二所设在马槽屯,兵营总部才从石坑崀村曾屋迁到今阳爱村二所处。《寨岗镇志》载:“二所营地四周筑有石砌围墙,有营房37间,更楼3间,把总1人,兵112人”。阳爱村《班氏族谱》载,兵营被围墙全封闭,设东西南北门,西向浪伞山设有烽火台。
据《寨岗镇志》及阳爱村《班氏族谱》载,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为防匪乱,在洞冠水域原设“三屯三所”基础上,又雇用勇兵321人,在十二车(今阳山黎埠升平)、高滩营(位于连南县寨岗官坑村)、饭甑洞(位于阳山县黎埠扶村)、串鼻角(位于今连南白芒)设营汛。军屯制度起源于西汉,后来被历代沿袭,在明朝得到极大发展,朝王命令卫、所的士兵就地屯田(即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每一士兵由朝廷配给一定数量的土地自耕自种,解决军队的粮饷供应。阳爱村《班氏族谱》称:“军屯以屯为单位,以每军受田50亩作一份,由官府提供耕牛和农具,前几年免纳租税,待生地耕成熟地后,每亩收税一斗。军与屯的比例是:边地军队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军队二分守城,八分屯种”。“五旗六姓”被列为边地军队,于是按边地军队比例军屯。阳爱村《班氏族谱》与《蒋氏族谱》记载的“五旗”军屯的东南西北界至相同(在此不作详述),今寨岗镇金光村、石坑崀村、香车村的龙船坝、万(湾)角村的万(湾)角、新埠村、东升村的淇湾、官坑村、阳爱村、成头冲村(含今三排镇横坑村蜈蚣田)均属军屯范围,共有军田44顷88.4亩(折合4488.4亩),合计粮米649.9石(折合389290斤),屯田每军一份,“五旗”姓族轮流充役,春种冬步(操练)。清朝时期“五旗”军人与县衙签有士地、山岭界至的契约。清雍正九年(1719年),朝廷命裁卫所,“二所”境地属阳山县地域,人口则直属连州管辖。裁兵归农后,清政府将屯田作为安置“五旗”军人的军享,发给田契。阳爱村《班氏族谱》载,裁卫所后,二所“五旗”姓族以“分配合理,兼顾特殊”为原则,经民主协商,分配旗中各姓定居地(具体地塅略载)。民国时期,“五旗六姓”划属连县第四区(九陂)上水乡下五保。1950年为连县第四区爱民乡下五保。1951年6月,爱民乡下五保从连县划出,归属阳山县第四区管辖,改爱民乡为“阳爱”,意为“阳山所爱”。据阳爱村《班氏族谱》记载,由于诸因,“五族六姓”族人不愿意划入阳山,闹出公然拒划的风波。据查,《阳山县志》载:“1951年12月29日,阳爱乡民不愿由连县划给阳山管辖,发生骚乱事件,后经阳山、连县、连南三县的县大队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事态才得平息。”经考《班氏族谱》所言的“拒划”风波确有此事。1953年1月,含阳爱村在内的寨岗地区从阳山划出归属连南管辖。“五族六姓”在古代均为世袭军人,所扼守的马槽屯俗称“军洞”,所讲的粤语俗称“军声”,为传承先祖之武德,弘扬先祖保家爱国之精神,其后裔于清朝初年在今阳爱村陂头自然村筑建关帝庙一座,至今仍是寨岗境内独有的武圣庙。此庙今已残旧,但尚存,逢年过节不少村民都到此供奉武圣,缅怀先祖,纪念关公。
斗转星移,光阴荏芮,“五旗六姓”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奉命率兵北上平乱驻守马槽屯至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五旗六姓”的裔孙播衍延绵,散枝各地。
班姓,堂号为“扶风堂”。居阳爱村二所、水头、陂头、长岗等自然村。一世祖班博,汉朝班超之后、班尚志(平南王)之子。班博随父班尚志南征北战中屡立战功,被明朝廷诰封骑都尉(正三品),明洪武二十四(1391年)调入清远卫驻守马槽屯。班博为班姓始祖班壹61世孙,开基于二所,先立辈“博、礼、成、深(填)、汝、邦、大、元、瑞、文、宗(如)、定、超(正)”13世,后裔续立辈“子世永贤广,朝廷作仕英;庆云开景泰,积善家昌伦”20世,共立辈33世,中华班氏从班壹72世起至111世立辈40世(辈字略)。今阳爱村班博裔孙已繁衍至“仕”字辈(21世),即为班壹83世。人口繁衍发展后,其裔孙分迁于阳爱村门楼、陂头、凼龙、长岗、水头、陂头等自然村,有的徙居南洋、广西太平府金田村(今龙州)、连南三江等地。居阳爱村班博裔孙有2000余人。在水头村建有“博公宗祠”、“邦华班公祠”、二所村建有“填公宗祠”、门楼村建有“大昌班公祠”。
梁姓,堂号为“安定堂”。受姓始祖夏阳侯康伯,传至63世梁绍(字继美)生汝壹、抚民、曼民3子,寨岗地区多为64世梁抚民第三子梁永保的后裔。77世梁禄生子梁孔魁(居顺德马宁)、梁孔惠(居广州旧时榨粉街)、梁孔爱(迁往开平长沙)。马鞍山梁氏始祖梁均达是梁禄之孙,但属孔魁、孔惠、孔爱哪位所生,族谱失载,难以定论。据《马鞍山梁氏族谱》所载:“始祖居广州顺德县马宁都”,推猜是定居顺德马宁的梁孔魁所生,须进步考究。79世梁均达随“五旗六姓”初居于二所,后落籍金光村马鞍山,妣冯氏,生梁德、梁安2子,其后裔除居马鞍山外,还播衍于寨岗官坑、阳爱、称架、廻龙、阳山县黎埠石板坳及连州等地。梁均达世系立辈58世(辈名略记),今已繁衍至康伯101世(“开”字辈),寨岗境内人口近2000人。在金光村建有“均达梁公祠”,在官坑村建有“有盛梁公祠”。
蒋姓,堂号为“乐安堂”。居阳爱。出自姬姓,得姓始祖蒋伯龄,58世蒋琬是湖南湘乡人,三国蜀汉大司马,总揽蜀汉军朝。蒋琬后裔蒋监(蒋琬第几世孙不详)从南海率军北上剿抚叛‘乱,死殁于军中。蒋监妣卢氏生蒋祖昇、蒋彩昇2子,其长子蒋祖昇在其父蒋监殁于军中后,继承父志,毅然从军,任职于连州千户所第二百户所(马槽屯);次子蒋彩昇的后裔迁广西、湖南发展。蒋监为阳爱村蒋氏一世祖,从2世祖昇、彩昇始,先立辈18世,从19世起续立辈16世,共立辈34世(辈字略)。今已繁衍23世(“兴”字辈),阳爱村蒋监裔孙近1000人。在阳爱村新寨建有“蒋监公祠”、“奇才蒋公祠”2座。2006年版《阳山、连山、连南的传统社会与民俗》关于“五旗六姓”的记述称:“蒋姓一支始祖蒋监,明洪武后期迁来寨岗二所;一支始祖蒋祖昇,明永乐年间迁来寨岗二所”。蒋监与蒋祖昇是父子,开基祖可以是父亦可以是子,但不可作二支而论,亦不可将父子同作开基祖,此记载有误。
颜姓,堂号为“鲁国堂”。源自黄帝,出自曹姓陆路终之后夷父,尊夷父为得姓始祖。其后裔颜国明从山东徙至广东番禺,为入粤一世祖。传至颜禘护(粤第几世不详)随军北上连阳地区平乱,扼守二所,因其所分军田在官坑而落籍官坑村,为官坑村颜氏一世祖。颜禘护16世颜世良于清道光年间从官坑村徙今寨岗镇金光村乐园地繁衍。颜禘护裔孙已繁衍26世,人口800余人。官坑村建有“禘护颜公祠”,金光村建有“世良颜公祠”。
邓氏,堂号为“高密堂”(寨岗其他邓氏支系均为南阳堂),属以郡立堂。源于子姓,轩辕黄帝27世孙商王武丁封其三叔曼于河南省南阳之地为邓国,曼公为一世祖。92世邓显居福建汀州府上杭县沙浦村,妣登氏生志圣、志贤、志斋3子。此支邓氏尊邓志斋为入粤一世祖,传至38世邓瑞祯生必达、必贤2子,邓必贤又名邓思彬,明洪武年间奉命剿乐昌梅辽山贼移至连州星子马渡坪,再由马渡坪随“五旗六姓”扼守二所(马槽屯),清雍正九年裁卫所后,落籍寨岗官坑村大榕树脚。邓思彬之妻是二所班博后裔,邓思彬病故后,其妻携幼子邓彭龄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投亲,重回阳爱村长江定居。从邓思彬始立辈“思彭尚后,道学以第,志怀隆祖,德存品可,绍朝庭信,留仰宗芳”24世,今已繁衍至17世(“绍”字辈),人口200余人。
徐姓,堂号为“东海堂”。该姓族谱在民国时期遗失,上祖居住地及源流失载,待考。徐东阳与“五旗六姓”奉命平乱入籍马槽屯,现居阳爱村甫心。徐东阳生子徐连贵,徐连贵生徐本、徐为赚2子。据甫心徐姓人所传,明未有两房裔孙徙广西吉田,民国时期有一房裔孙徙连州九陂联二村,今留居阳爱村人口约30人。
寨岗“五旗六姓”是连南寨岗地区有文字记载最早传入寨岗的姓氏。自“五旗六姓”入籍寨岗后,讲粤语的陈、张、禤、黄、韦、黎、沈、谢等广府民系姓氏随之徙迁于寨岗,俗称“本地族规”。明末清初,朱、冮、邹、古等客家人开始进入寨岗,尤其是清乾隆后,曾、罗、潘、李、邝、刘、杜、蓝、骆、邓、吴、邬、钟、杨、姚等客家民系的姓氏,从广东各地、从粤外不断徙迁于寨岗,俗称“客家族群”。郑、祝、邵、盘等过山瑶族群也相继入籍。今寨岗已有84个姓氏繁衍,是连南姓氏最多的瑶汉聚居的地区,其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因族群不同而不同,同一族群因支系不同也有差异,但各族群、各姓氏、各支系,互相将各自风俗传统融于自己的风俗传统中,在几百年的相处交往中,吸纳、融合了各自的良风美俗,致使寨岗地区的风俗大体相同,体现了寨岗姓氏大家庭的大度和包容,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友好往来,互相帮持、勤劳俭朴、坚韧不拔的传统和美德,在寨岗地区久远地传承着。
【本文作者简介:潘渊祥,清远市连南县人,1969年至1991年从事教育事业,曾任连南教育局班主任研究会理事、寨南中学教导主任。1991年4月始从事行政工作,曾先后任寨南乡(镇)副乡长、乡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乡长、人大主席、涡水乡(镇)党委书记(兼人大主席)等职。 退居领导岗位后用了6年时间主编了近100万字的《寨岗镇志》。退休后,受聘参与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连南地名普查专家组对全县地名的监理,参与《连南地名志》的编辑、参与编纂《全粤村情•连南卷》。2019年后致力研究寨岗地区的姓氏文化和宗祠文化,主编《连南寨岗地区姓氏文化》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