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导航切换
氏族品牌

氏族文化平台五周年回顾

2023-05-07 10:05:32

【平台简介】

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7年9月,是在广东省社科联登记备案的二级学术研究机构,是专业从事姓氏文化、祠堂文化、谱牒文化、民俗文化、历史名人文化以及族群进化等方面研究。
我会自成立以来,始终牢记创会的宗旨,以正确思想指导为原则,紧密与各个氏族互动,展开与氏族文化相关的多个课题研究工作。
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经过五年来的探索与优化,平台体系日臻完善,基本确立了以氏族文化大平台建设为战略布局,在大平台框架下搭建了氏族文化研究平台和氏族文化产业平台两个运营架构,以及一个全息大数据库。以平台为中心,与地方合作,共享大平台信息资源,共同拓展研究和实践两用基地,组织平台专家与地方实践工作者联合互动,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氏族文化研究与应用复合体系。
 

一、平台建设方面
氏族文化平台建设着力点是在平台基础建设和平台发展思路上,主要体现在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它包括文化研究体系建设、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文化品牌体系建设、平台独特项目建设等方面。而这些平台应具备的体系正是大平台构筑缺一不可的撑力。
 
(一)、文化研究体系建设
在文化研究体系建设方面,目前主要包括:
1、氏族文化论坛。通过论坛的举办碰撞氏族文化研究新思路。氏族文化论坛和氏族文化产业经济年会同步举行,是我会文化与产业、专家与民间实践者互动的盛会,同时也是岭南各氏族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
 

2、氏族文化研基地。平台跟各氏族密切互动,组织了数十场的文化沙龙活动,建立了数十个祠堂文化、家谱文化和传统文化传承研究基地和一个岭南古建博览馆。
 

3、氏族文化研究专家库。与国学智库联盟合作,建立了岭南氏族文化研究专家库,吸收一批从事岭南古祠堂研究、族群源流研究、民俗文化研究、谱牒文化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有效地充实基础研究实力。
 

4、成立了《岭南祠堂汇编》编纂委员会、《祠堂故事》文艺创作研究室等。
 


(二)、文化产业体系建设
氏族文化产业经济是一个新的文化与产业相结合的文化经济体系,从首届氏族文化产业经济发展论坛的举办开始,我们就提出这一概念,通过三届的主题论坛和多个文化沙龙的举办,经过专家学者智慧碰撞后,逐步形成了氏族文化产业经济理论体系和氏族文化产业区块定位。
 
广州灰塑研究院精工制作灰塑工艺品
 
君子绘制族徽挂图

氏族文化产业经济属于民族产业经济范畴,它涵括了我们生活、工作、学习、文化、信仰、活动等方方面面的需求,是一条带有很强民族气息,有脉动、有温度、有感性的民族经济基因链。
 
 甲骨文专家金灵先生创作的天下第一“福”和氏族文创精品


(三)、文化品牌体系建设
文化是品牌建设的内核,而品牌是平台的灵魂。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从平台建设之初便重视平台品牌建设。这几年来,我们围绕品牌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举办“氏族文化产业经济论坛年会”;创立了平台标识;成功推动《祠堂故事》、《氏关你我》系列纪录片拍摄,其中《祠堂故事-3》获得“第二届广州国际城市影像大赛”公开组铜奖。目前,《祠堂故事》成功注册版权商标。
 


(四)、平台独特项目建设
我们除了注重平台品牌建设之外,我们还苦思挖潜,充分利用氏族文化平台自身信息和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些独特项目。
1、一年一度的“氏族文化传承年度功德人物评价”活动,为各个家族打造“氏族典范,榜样力量”。
 

2、2021年启动的“族训家规堂联书法征集”活动,活动持续一年时间,将征集作品优选,结集出版,并组织优秀作品到机团单位、学校、街道等巡回展示。
 

3、2021年10月启动的“好家嫂.好家风”征文大赛活动,通过征文形式,挖掘和展现岭新时代女性的风采。
 

4、一年一届的“诗书开越.陆贾文化节”举办,通过举办活动,提炼和打造“和”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5、规划中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内地互动游学”活动,推动粤港澳青少年联合走进宗祠学习传统文化,增强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和民族信仰回归
 

6、即将启动“氏族文化驿站.元宇宙”建设,通过祠堂大数据化升级打造,建设成集修、游、学、研、商、养的乡村文化园地,让姓氏文化“旧时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五)、完善服务体系
在服务会员方面,我们不定期出版《氏族文化》会刊,刊登专家学者的学术研究文章,报道各姓氏族群的社区动态。
 

从2020年五月开始,我会在全省开展“广东省古建筑祠堂生态调研”工作,对我省古建筑祠堂存量、维保、功能利用以及新时代文化祠堂建设等进行一次调研,将调研成果编辑出版《岭南祠堂汇编》、《岭南大宗祠选编》系列丛书以及建立“岭南祠堂大数据库”。
在平台信息网络建设方面,成立了“氏族文化产业链项目运营中心”,通过网络信息平台APP和平台大网站推广,加快氏族文化产业链形成和产业市场化的发展,为各氏族文化产业化奠定基础。
 
二、平台风采
(一)社会力量
氏族文化平台是“根本文化”平台。正是这点“本性”,所以它具足了“根”这份“本源”特质,故与每一个家族息息相关,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通。也正是因为这样,氏族文化平台才得到社会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大善大德之人鼎力相助。这里有欧诺门窗品牌创始人冯奇敬先生、广东茂建投资王景云先生、专业中央空调的何国华先生、记录片导演周至譓先生、氏族戒指专业的李浩先生、晒不热的涂力泰李豪先生、四代传承古建汤雄基先生、泰信兴古建麦汉平先生、贵州黑金酒业万多先生、阿玛王品牌家具欧阳琥文先生、珠海吴氏家族、新会天台戴氏家族、东莞老子研究会等等,众多情怀人士以及各氏族主要带头人不胜枚举,他们为氏族文化平台的建设给予了无私奉献和大力支持。
 
 
(二)专家团队
氏族文化研究平台的建立,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工作是专家团队的建立。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和主管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拥有全省雄厚的社会科学专家资源。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与之紧密合作,从而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平台因此而充实了雄厚的科研团队。这里有历史学家张磊教授、国学专家柯可教授、著名文化学者葛芸生先生、历史学家丘立才教授、历史学家陈忠烈教授、国学专家吴廷玉教授、古建专家汤国华教授、吴运江教授、祠堂活化专家黄兰教授等等一大批科研专家。
 
 

(三)平台建设团队
平台建设离不开平台建设团队。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自成立到现在走过了五个年头。五年来,这里的平台人如同他们的先祖当年南迁开辟南疆一样,筚路蓝缕,以开疆辟土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凝聚众人智慧力量,一砖一石,一把灰一把土,和着心血与汗水垒筑起来。正是有他们的长期无私奉献,正是有他们真诚的付出,氏族文化平台才一年一个高度,一年一个成就,如云山如珠水,瞩目于岭南大地,瞩目于南海之滨。

三、展望未来
“旺族兴家,文化先行”是我们的创始理念,也是平台持之以恒的信念。
氏族文化平台,是所有姓氏的平台,是由每一个姓氏构成的平台。一个姓氏就是平台的一块砖、一片瓦、一根柱、一道梁。我们始终坚持“平台共建,信息共享”原则,让所有的姓氏族群参与其中,分享其中,同做平台主人。
 

 
我们始终相信,这个社会从不缺智慧之人,也从不缺氏族情怀之人。
今天到会的朋友,都是各个氏族的精英代表。在这,我真诚的呼吁大家:氏族文化平台在这,你不来,我在等。如果时光允许,我愿与卿笑立南海潮头,共见平台高光耀目岭南大地!
(文章来源:氏族文化平台秘书处)
 
 
氏族文化平台网址:www.szwhyj.cn
关注“氏族文化”公众号   随时了解平台动态
平台法律顾问:陆社炎 (13538786322)
服务律所:广东一粤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