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提示】作为泰伯后裔,当年的吴氏“三上公”筚路蓝缕开拓了汉坑村,秉持吴氏始姓祖的“三让”“至德”高尚情操,德高人寿,深得清皇恩赐“升平应瑞”与“流芳百世”“圣旨”牌坊。这次珠海吴氏宗祠调研,我们走访了斗门区、金湾区和中山神湾等地六座宗祠。尽管这六座宗祠同属一个宗脉,但每一个古村落每一个分支宗祠都饱含吴家先祖为生存、为家族发扬光大历尽迁徙流布之苦,都有它不平凡的故事。我们循着先人的足迹,所到之处,仍然依稀感触到吴氏“礼让”之风悠然长流......
4月20日,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应珠海市崇礼堂理事总会邀请,由氏研专会主任陆上堂先生组织和带队的专委会专家组成员前往珠海斗门、中山等地对吴氏崇礼堂族系宗祠实地考察调研,并与珠海客地人文风情相关展开文化交流活动。
这次活动在崇礼堂总会秘书长吴雄国先生的精心策划和安排下,在崇礼堂总会后任会长吴保记先生等族长全程陪同下,参观了珠海斗门汉坑村、小托村、金湾区月堂村、鱼塘村,以及中山东华村五个村落共六座宗祠,并重点对斗门汉坑村“圣旨”牌坊旧址、小托村红色基地进行实地考察。
参加这次珠海活动的专家成员有: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会长、国学大师柯可教授;国家高级编导、著名文化学者葛芸生老师;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学专家金灵先生;古村之友邓冰蓉女士;省文化传播学会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陆上堂先生等。书法家吴汶熹女士随行。
珠海方面组织参加活动的有:珠海市斗门区作家协会主席、高级讲师黄龙汉先生;珠海地情专家、斗门区史研究室兼地方志原主任梁少华先生;斗门区摄影家协会顾问(前副主席)余建汉先生;珠海市斗门八甲村“两委”委员梁漫丽女士和斗门区、镇驻八甲村后备干部;珠海市崇礼堂成员有:理事会顾问、校长吴彩显先生;财务总监吴树权先生;副秘书长吴志仁先生;候任会长吴保记先生;珠海市崇礼堂理事总会(澳门片区)理事长吴建庭先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客家山歌”传承人吴宗名先生;各村祠堂单位代表:小托村党总支部书记兼主任吴庆光先生、村支部书记吴丽华女士、妇女主任梁凤香女士、村老人协会会长吴汉育先生,副会长吴允基先生;崇礼堂理事总会中山市神湾片区代表吴伟雄先生;珠海市金湾区三灶片区顾问吴伯荣先生等80多名热心宗亲参加了各村6座祠堂的全程考察和文化交流活动。
斗门区(原斗门县)县委书记麦小舟老书记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座谈活动在崇礼堂举行,大家一字排开围坐在一列长长的桌子前,一边品尝当地特色风味客家咸茶和糯米糍粑,一边展开座谈。
在欢迎致辞时,吴雄国秘书长以饱满的热情说:“这次由陆主任率团莅临我会展开一次文化研讨活动,是我族“吴氏宗祠”(崇礼堂)被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颁授“氏族文化传承研究基地”牌匾后开展的首次公开亮相活动,也是我族进入21世纪以来举行的第一场极其重要的文化交流盛事。这次文化交流活动,是在珠海市客家文化研究会确定在汉坑村重光清代“圣旨”牌坊的重要时刻进行的。文人高端,意义非凡。是春的气息,也是春的希望,更是春的行动......”
陆上堂主任在致辞时,首先感谢珠海吴氏崇礼堂理事总会的盛情邀请,感谢秘书长吴雄国先生对这次活动的精心策划和安排。随后向大家简单阐述开展本次活动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寻客家文化历史古迹”为主题,通过实地体验、古迹览胜、文化座谈、交流互动的方式对珠海吴氏族系源流、新时代文化祠堂建设与保育、文化基地创新活化、家族文化品牌建设推进等展开调研活动。
在双方介绍了参加这次活动的相关人员认识之后,省文化传播学会会长柯可教授作了简短的发言,他向大家介绍了省文化传播学会的情况,并就珠海作为大湾区经济开放的前沿阵地,更要做好传统文化传承工作,不要丢了根本。学会继续发挥文化传播的作用,助力支持汉坑村做好传统文化传播传承工作。
文化学者葛芸生老师发言时则强调:姓氏文化研究中每个姓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姓氏都与百家姓氏有着千丝万缕根脉相连的关系,他三十多年前就倡导中华民族“百家姓氏一家亲”的理念,这对开展氏族文化研究、促进中华民族和谐凝聚具有推动作用。邓冰蓉女士抛出了汉坑村古村活化利用的话题;国学专家金灵老师则从甲骨文研究角度解读了“吴”的演变过程,并引发大家围绕汉字“吴”字与“吴氏”起源作了精彩议论(本文附有葛芸生老师研究资料《百姓一点通.吴氏》)。
“吴”字的演变过程
随后,在吴雄国秘书长的安排下,全体与会人员来到崇礼堂门口,为“氏族文化传承研究基地”举行揭牌仪式。
这次在珠海的活动只有一天时间,上、下午行程相当紧奏。尽管路上来回折腾一百多公里,走马灯式的走访;尽管我们的专家组成员大多六、七十岁以上长者,但大家放弃午休,依然精神矍铄走完行程,每到一处都提出一些深刻建议,大家觉得受益匪浅。
【关于吴氏】
吴氏是中华民族古老姓氏之一,也是名门望族。作为南方姓氏,其人口多达2780多万,在中华百家姓氏排名中入列前十名之内。
吴氏起源比较复杂,据《中国姓氏大辞典》记载,吴姓源出有八处:①相传古帝颛顼时有昊权,通阿女缘妇,见《山海经》(60,62)。此为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吴姓。②相传帝舜之后封于虞(故地在今山西平陆东北,一名吴城),虞音近吴,故舜后有吴氏,见《史记索隐》(60,62)。③相传夏王少康时已有吴氏。吴贺与羿期射,见《帝王世纪》(60)。④周武王封周太王子仲雍之曾孙周章为吴子,又别封周章之弟虞仲于虞,皆为周时诸侯。至周章十四世孙寿梦,吴始称王,寿梦子季札避国,子孙居齐鲁之间,以国名为氏,故吴姓起自季札,见《姓解》(9,21,60)。⑤东越有吴氏,见《汉书》36,837)。⑥羯族有吴姓,见《晋书》(39)。⑦西夏人姓,见《西夏文化》(95)。⑧金时女真人姓古里甲氏、吾古论氏,汉姓均有吴,见《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21.71)
而在《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则50个出处。尽管吴氏家族庞大,但吴氏家族大多认为其出自泰伯之后。
在姓氏文化研究方面,葛芸生老师在其所著《百姓一点通.吴氏篇》有较为详尽描述。
【汉坑村,珠海吴氏汝经公家族发祥地】
汉坑村是斗门区斗门镇八甲村的一个自然村,位于斗门镇南部,离镇府约两公里,世居村民为汉族,客家民系,通用客家方言和粤语四邑话。
据《汝经吴公志谱》(2019年版)记载:汉坑村是由两百多年前吴氏家族“三上公”开村的。清乾隆九年甲子岁(1744年),汝经公的后裔“三上公”(即上颖、上俊、上宏吴氏三兄弟)从陆丰八万镇葫峰村迁徙到香山县潮居乡黄梁都,卜居汉溪畔,创建了汉坑村。两百多年来,人丁兴旺,枝繁叶茂,现已繁衍一万余人。从1770年起,以家族为群体,人口不断往周边地区播迁,分别分布在珠海、中山二十多条村落,国内三十多个城镇,海内外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前几年人口统计,汉坑村户籍人口为902人,常住人口500多人,村民大多以鱼塘养鱼等农业生产为主。
也许是福地养人,该村自古就是长寿之乡,多位先祖高寿,九十有余,百岁人瑞,均受到当朝清皇恩旌。上颖五代同堂乾隆四十九年报旌;曰峰五代同堂,身见七代,嘉庆十八年旌表;并赐立“升平应瑞”牌坊;立厚五代同堂敇“流芳百世”牌坊旌表。岭表偏隅村落,就有三代五人获四朝清皇的恩旌,实为罕见。
汉坑村民俗风情浓厚,如带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有咸茶、米层、艾饼、糍粑、虾米糍等;客家山歌已纳入非遗传承;茶冷迳遗迹、南粤古驿道等,历史印记随处可见,是珠海市人文历史景观较为丰富的古村落。
汉坑村有两座祠堂,分别在村的东塱和西塱。
吴氏宗祠(崇礼堂)是珠海汝经公支系的大宗祠,坐落在本村西塱,始建于嘉庆年间,重修于1985年。祠堂坐西向东,三间两进,总面阔11.96米,总进深20.44米,高5.83米,占地总面积约300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硬脊,两端崁有异形饰件。碌灰筒瓦,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带线条粗厚麻石条砌墙。
头门面阔三间11.9米,进深两间共十一架,明间有两根方形檐柱,有三叠方形石柱础承托。前檐柱与门墙及次间间墙承重。花岗岩门夹石,石门槛,石门额阴刻楷书“吴氏宗祠”。门夹石两侧悬挂木门联:“五代同堂家声耀;三让天下至德扬”。檐柱与山墙之间有石梁做连系枋。墀头没有雕刻。次间有宽约一米,高约0.35米塾台。祠前有地坪,已铺混凝土,面积约200平方米。
头门以内有一小天井,天井两侧有廊,为混凝土结构。天井后是崇礼堂,面阔三间11.9米,进深三间十五架。四根石金柱承托石梁架。明间设有红木神龛,神龛前设置红木供案,供奉祖宗神位。神龛前悬挂“崇礼堂”木牌匾。两次间摆放着数面彩旗,左次间墙上挂着汝经公及其三子画像。
吴氏宗祠(崇礼堂)作为珠海吴氏汝经公族系合族祠,继续发挥其敦亲睦族,慎终追远,维系海内外族亲血缘纽带作用。
该祠还没有纳入文化部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汉坑村东塱的曰峰吴公祠(谦益堂),是为祀上颖公次子吴曰峰祖而建。始建于道光年间,1983年翻修过瓦面。祠堂坐北向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1.7米,进深22米,高6.8米。占地面积257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青砖墙麻石勒脚。祠前有地坪,已铺混凝土,面积约100多平方米。
头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共十一架。前廊三步梁,后廊次间为青砖墙间隔成小房间,前后檐柱及门墙承重。花岗岩门夹石、石门槛、石门额阴刻楷书“曰峰吴公祠”。此匾额为当朝有名望的重臣曾望颜所题。两檐柱与山墙之间架花岗岩虾公梁,梁上石狮子已不复存在。墀头灰雕图案已破坏。原有宽阔雕花木檐板,现仅存明间檐板。墙眉绘有各种人物故事图案。前廊次间有塾台,麻石勒脚铺面。檐前明间设三级石条台阶。
头门以内为天井,阔约4.5米,深约3米,铺砌花岗岩条石和混凝土。天井左右两边为廊,六架卷棚顶。廊两边有拱门通往后堂。
第二进后堂为谦益堂,面阔三间11.7米,进深三间8.58米十三架,前后以两柱及前后墙承重。堂中立4根石圆金柱托架。山墙、屋顶与头门相仿,明间子孙梁上悬挂“谦益堂”木匾额。后墙正中设置神龛,有红木供桌,供族人拜祭祖先。
汉坑村崇礼堂是研究吴汝经族系的根源所在,已被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指定为“氏族文化传承研究基地”,并授予牌匾。而曰峰吴公祠(谦益堂)是“升平应瑞”旌表五代同堂“圣旨”牌坊之源。“氏族文化传承研究基地”的设立,对将来研究汉坑村历史人文、根本文化、乡土风情、古村活化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综合走访这两座宗祠的情况,从村情、宗祠活化、南粤古驿道开发、“圣旨”牌坊重兴等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修复与活化,结合吴氏家族人文历史渊源,以“至德”为氏族文化内核,足以打造一个相当有内涵的氏族文化驿站。
【小托村:红色基因浓郁】
从汉坑村出来,我们驱车前往小托村参观“曰有吴公祠”。
小托村属于斗门区白蕉镇,距镇府7千米。村庄倚靠观音山,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古村风貌悠然,村容村貌整洁亮丽,是近年斗门区乡村振兴样板村。说到小托村,吴雄国秘书长向我们讲解时说:“在我们祖国大好河山有‘三山五岳’的说法,而在我们小托村有‘三山五坑’的说法。所谓的‘三山五坑’就是观音山、横屏山、担湾山,以及五条坑(客家人把山溪说成‘坑’,即五条溪流)流水潺潺注入河涌,使小托村构成独特优美的山水田园自然风光。”
据资料记载:小托村在宋代是珠江出海口的一个荒岛,始建于1840年(清代道光二十年),由吴氏先祖立善、立庆、立美、立谦公之后裔定、杨、明、盛字辈族人从斗门八甲汉坑村迁入。清代属香山县黄梁都:全村土地面积为2.87平方公里。属广府吴氏客家民系。
小托村吴氏族人是上颖公长子曰有公派下支系,曰有公生四男即立善、立庆、立美、立谦。村中建有“曰有吴公祠”(福有堂),是为供奉曰有公及派下而建。
祠堂坐落在村中,始建于1901年。祠堂坐东向西,三间两进,两廊一天井,总面宽11 .4米,总进深18.4米;高6.8米,总面积约209平方米。青砖墙石脚,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砂硬脊,山墙垂脊带灰塑博古。碌灰简瓦,木雕封檐板,绿色琉璃瓦当滴水剪边。门前有铺设麻石块地砖地坪约200平方米。
头门面阔11.4米,进深两间11架,前廊三步梁,花岗岩门夹石,门夹石两边有阴刻对联:“延陵世泽;渤海家声”。石门额阴刻楷书“曰有吴公祠”。方形石檐柱与山墙之间架花岗岩石虾公梁,墀头砖雕已破坏。檐柱与门墙之间有异形梁架承檩。
明间内设有木屏风。门厅两次间砌砖墙间隔并承檩。屏风后为天井,两侧有廊,有拱门直通后堂。两厢房辟为史料展览室,展出大革命时期农会活动和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开展革命斗争的史料图片。
后堂为“福有堂”,面阔三间,进深两间15架,四根石金柱承托石梁架,石梁架以上砌青砖代替梁架托檩。次间用青砖间隔。明间后墙前有高大神龛,安放着曰有公派下列祖列宗神位。后堂檐前两次间用青砖砌墙,为两廊承檩。明堂檐眉有阴刻楷书“曰有吴公纪念堂”石匾,年款署“丙寅孟冬重修”。
小托村是带有红色基因烙印的地方。“曰有吴公祠”正是这个红色烙印的历史见证所在。
据小托村党总支部书记兼主任吴庆光先生介绍,上世纪二十年代大革命时期,“曰有吴公祠”曾是“农会旧址”,也是中山八区农民运动最活跃的七乡(月坑、湴涌、小托、铁山、虾山、南澳和盖山村)之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四期学员黎炎孟同志曾以特派员身份在这里开展农运调研,指导中山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小托村的吴氏家族众多先辈积极投入抗日救亡和解放战争的浴血奋斗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目前,小托村“曰有吴公祠”已于2018年1月12日认定为“珠海市历史建筑”。
随着珠海市政府和斗门区政府对小托村的越来越重视,小托村和曰有吴公祠将全面打造成乡村振兴样板村和红色教育基地。
小托村的客家传统美食也很出名,如:艾糍、糍粑、油糍、米层、山桔月饼等,在粤港澳地区,乃至东南亚国家都久负盛名。客家山歌、客家咸茶、蕉芋粉条均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综合小托村走访情况,我们认为:小托村是斗门区政府乡村振兴重点打造的样板村,已经形成了文旅项目的雏形。如果纳入“氏族文化驿站”整体策划,其学生军训基地、红色宗祠教育基地、网红打卡等会是首选元素。
【乐见“圣旨”牌坊重兴,打造“至德”家族文化品牌】
除上面提到的两村三座吴氏祠堂外,我们还走访了中山神湾东华村的“上颖吴公祠”、金湾区三灶镇月堂村的曰全吴公祠、鱼塘村的“曰让吴公祠”祠堂。
由于篇幅过长,以上这三个祠堂暂且不表,留待日后另行文细述。
一天的行程活动,尽管有点“赶”,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感觉,但我们的收获还是满满的——在文化交流方面,主要在家族源流探源、专家对氏族文化的解读、家族文化抓提萃取、祠堂门联赏识、祠堂构架规范设置、民俗特色体验等做了双向交流;在考察基地时,重点在观察基地的历史沿革、历史人物激活再生、创新活化潜力,地情风貌观摩等,为将来规划建设“氏族文化驿站”提供基础素材。
从我们走访过的五个古村落六座宗祠来看,尽管这六座宗祠同属一个宗脉,都是汝经公族裔派下分支,但每一个古村落每一个分支宗祠都饱含吴家先祖为生存、为家族发扬光大历尽迁徙流布之苦,都有它不平凡的故事。在封建贫穷闭塞落后的年代,要创立一个家族事业何其艰难啊!但我们的祖先做到了!作为后昆的新一代,除了为有这样的先祖感到自豪外,我们是否考虑过:如何将家族发扬光大,为后世留点故事呢!
《论语.泰伯篇》云: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司马迁根据孔子对泰伯的评价在《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自此,有关泰伯“三让天下”之仁义视为天下之“至德”而传颂千古。
作为泰伯后裔,当年的吴氏“三上公”筚路蓝缕开拓了汉坑村,秉持吴氏始姓祖的“三让”“至德”高尚情操,德高人寿,深得清皇恩赐“升平应瑞”与“流芳百世”“圣旨”牌坊。这是先人的功德,后人当受其庇荫。尽管势易时移,屡遭人祸劫掠,那个曾令吴氏家族辉煌显世的“圣旨”如今碎片满地,铺满历史尘埃,着实令人心生几分唏嘘慨叹!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循着先人的足迹,所到之处,仍然依稀感触到吴氏“礼让”之风悠然长流......
据吴雄国秘书长介绍,“圣旨”牌坊重兴一事,已引起珠海市政府、斗门区政府以及民间机构珠海客家文化研究会等单位的高度重视,重兴“圣旨”牌坊指日可待。这对汉坑村乡村振兴、吴氏家族文化建设、溯造吴氏家族“至德”文化品牌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带着期许的心愿乐见其成。
(文章来源:氏族文化秘书处供稿)
参考资料
1、袁义达、邱家儒编著《中国姓氏大辞典》;
2、《论语.泰伯八》;
3、《史记·吴太伯世家》;
4、《汝经吴公志谱》(2019年版)
5、葛芸生编著《百姓一点通》(2020重校本)
6、吴雄国提供相关资料。
关注氏族文化公众号,随时了解平台动态
平台网站地址:www.szwhyj.cn.
平台公众号:3488163849@qq.com
平台法律顾问:陆社炎 (广东一粤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