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导航切换
平台动态

与“文化志愿者”葛芸生的文化交流

2022-08-03 17:36:06

作者:陆上堂
 

 
       6月9日上午,一位“文化志愿者”来到氏族文化研究平台办公室,我们进行了文化交流。这位“文化志愿者”不是别人,正是我四十年前的老师葛芸生老师。同时到访的还有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廖伟阳会长一行、以及书法家吴汶熹女士。是日,广州一早下着大雨,我很担心年届八旬的葛老安全,叮嘱陪同的吴汶熹女士要照顾好葛老,雨未停不要出门。然而,十点正,天还下着雨,葛芸生老师如约来到办公室楼下。我下楼迎接。只见老师的衣服已被雨水打湿,肩上驮着一大包送给我们的书籍。看到这,心里不由生发感触。
 
 
       坐下后,葛老师递给我一张名片,名片很简单,只有三行字与一个微信二维码:葛芸生;“文化志愿者”;联系电话。望着眼前这位很不简单的老人,接过看似简单的名片,我却有不同寻常的厚重感。尽管,从第一次听葛老师讲课距今过去了40年,岁月在他脸上留下几许沧桑的刻痕,头上的黑发也染成了花白,但老师那学者的风度与气度依然儒雅、淡然、从容。而对我来说,想不到此生还能见到老师,内心着实欣慰。只是,今天再次与老师见面,皓首两相对,不无那么一点儿慨然岁月远去。我就目前氏族文化研究平台的工作情况、研究方向、平台的功能作用等作了简单的介绍。随后,请葛芸生老师给我们指导工作。
       葛芸生老师对氏族文化研究很有深度。据透露,早在三十多年前,时在广州电视台工作的时候以及在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制作了多部有关姓氏的系列影视作品,如《寻根问祖百家姓》《百姓天下游》《三皇五帝与百家姓》《汉字源流趣谈》《汉字寻根300例》等。他还在北京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历代帝王庙”的博物馆策划并编写了常年主题展《三皇五帝与百家姓》所有文稿。在交谈中,葛老师对姓氏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提了很多有见地的建议。他着重强调:姓氏文化关系到子孙后代,研究姓氏文化,必须重视科学性的。他表示,在有生之年,将会梳理和研究更多姓氏,进行深度探源。
 
 
       几天前,葛芸生老师看了我们拍摄的《祠堂故事》和《氏关你我》两个视频短片。作为一个制作了丰富人文纪录片的编导,站在历史人文研究角度,葛老师为这两条视频短片,写了一篇很有深度而且具有启迪作用的“观后感”《有感祠堂与氏族文化》,这篇文章在平台圈群推出后,引起很大反响。在这次会面交流中,除了聆听老师的开示外,氏族文化与广府文化也有头脑碰撞,双方尝试探寻交集点。
 

 
       关于葛芸生老师,我顺便简单介绍一下。他1965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上世纪七十年代从上海调到广东省文化厅艺术研究所,是国家高级职称的编导,又是古籍保护志愿者。在长篇电视连续剧《商界》《外来妹》两度荣获国家“飞天奖”后,他转向人文纪录片的摄制,相继编导了《张澜》《宋庆龄》《何香凝》《荣毅仁》《费孝通》《郭沫若》《茅盾》《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样式雷》《青岛》《哈尔滨》《广州》及《祭三皇五帝》《中国地名故事》《京都名医》等千余集视频节目。从2016年以来,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安排下,葛芸生老师走访10余个省(区)、亲睹上百部各地古籍善本。尽管已是耄耋之年,葛老对文化的探寻依然没有歇止,尤其在汉字、地名研究和姓氏文化三方面不遗余力。近来,葛老几乎每天都会以微信方式上传自己的心得,与众多朋友交流切磋。下面附上葛芸生老师观看《祠堂故事》写的一篇心得,以期与大家共飨。
 
 
有感祠堂与氏族文化
葛芸生
 
       一,初览两段视频,颇感亲切,因三十多年前我熟悉这一类的制作模式。而今似乎需要多些新意、创意,包括文辞与画面的表述力度。
       二,再思之,并不认为传统等同守旧。就文化来说,少了传统也就失去原汁原味。然而,继承传统,也不可能照搬传统,不变是不可能的,因时、因地、因人,更因客观需求而变。
       三,说到需求,直接关系到文化自信。姓氏文化的需求量萎缩,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征之一。具体来说,姓氏文化过时了吗?老旧了吗?我持否定态度。我们必须寻找、开发姓氏文化的百姓需求,提供精准服务,优质服务与喜闻乐见的服务。
       四,倘若姓氏文化没有过时,没有老去,有志者又该如何作为呢?愚翁以为,自信源于姓氏文化必须“活化”。既然人类期盼自身生生不息,那么,人类的姓氏文化必然也会生生不息。只要千家万户健在,岂容各家自具特质的姓氏文化断根、消亡呢?再说,某家某户姓氏文化的失传确属可惜,但更应该抢救的则是历经千百年、遍及千万家、伴随亿万国人一生的姓氏文化,绝不能落伍,必须与时俱进,以造福中国乃至世界众生。面对渐趋衰微的姓氏文化,十四亿百姓必须自信。若说孝,此乃大不孝,若说忠,此乃大不忠。鉴此,姓氏文化自信,人人有责,家家有责。将姓氏文化自信,放在“排头兵”的一线岗位上,不行吗?五:“活化”姓氏文化,最有力的一点如古诗云:“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姓氏文化就在寻常百姓家里,让它在家里多飞一会儿,再往左邻右舍飞去,难吗?有志者不畏难!受益的先是本家几代人,又外溢亲家、师友家。关键在于提升认知,尽心即无大难。显然,祠堂不只是老房子,一旦“活化”,纳入国家“乡村振兴”布局,也许可以兼负类似“文化中心”等服务功能,会有用武之地的。六:既看到姓氏文化的“起点”就在你家、就在你脚下,同时也要认清未来的互联网、数字传播等高科技传播工具,在“万物链接”“万地互通”的大格局下,我们各自选点、定点启动,由点成线,由线编网,即可花必须花的小钱,办成梦想未及的大事。以上纯属即兴有感,供讨论参考,不当之处望赐教。 (壬寅芒种次日)
 


 
 
(文章来源: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