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切换
18026267943
|
3488163849@qq.com
|
底部微信
首页
平台动态
平台新闻
海外视角
百姓资讯
活动信息
氏族研究
姓氏文化
岭南民系
寻根查询
民俗风情
专家论坛
祠堂研究
碑联楹匾
祠堂博览
祠堂活化
名人典故
谱牒研究
修谱信息
谱牒知识
族训家规
姓氏典故
氏族品牌
氏族文化
祠堂故事
氏关你我
研究基地
博物馆藏
文化博览
网上祭拜
氏族图腾
农耕记忆
文化产业
文化项目
祠堂文旅
氏族文创
产业孵化
首页
平台动态
平台新闻
海外视角
百姓资讯
活动信息
氏族研究
姓氏文化
岭南民系
寻根查询
民俗风情
专家论坛
祠堂研究
碑联楹匾
祠堂博览
祠堂活化
名人典故
谱牒研究
修谱信息
谱牒知识
族训家规
姓氏典故
氏族品牌
氏族文化
祠堂故事
氏关你我
研究基地
博物馆藏
文化博览
网上祭拜
氏族图腾
农耕记忆
文化产业
文化项目
祠堂文旅
氏族文创
产业孵化
平台动态
平台新闻
海外视角
百姓资讯
活动信息
“第二个结合”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传播创新大格局- 首届“羊城至德沙龙”在广州举行
2023-09-26 15:13:27
(本会讯):9月23日,在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及其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指导下,“首届羊城至德沙龙”活动在广州东方宾馆举行,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研究至德文化的精英代表、学术界专家学者近三十人参加活动。
同时,这次活动也是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准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作为社团组织主办的《“第二个结合”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传播创新大格局》总论坛之首届分论坛。
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会长柯可教授、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陆上堂主任等到会参加活动。
“羊城至德沙龙”召集人吴增魁先生主持这次沙龙活动。
开展这次沙龙论坛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以学习和贯彻落实“第二个结合”理论思想为指导原则,把“泰伯精神”、“至德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相结合,推动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等方面实现其理论创新、文化创造、文明更新三个层面的转化。并以此为开端,共同探讨至德文化平台的发展路径展开头脑碰撞。
会上,柯可会长作了指导性发言,就举办至德沙龙的宗旨、意义和弘扬优良传统文化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强调这次沙龙活动是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个结合”的最好诠释。
中华民族是生长在中华大地上的一棵大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这棵大树输送阳光、雨露、空气、养分,滋润着这棵大树生生不息,枝繁叶茂。
作为文化推力一部分,今天这个“至德文化沙龙”是一个极具历史渊源的文化命题。公元前1123年,周太王有意传位给季历及之子昌,太伯为方便亶父传位姬昌,携弟
仲雍
远走他方。从此,泰伯“三让天下”美德传颂千古,他的“礼让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至德典范。
孔子
在《论语.泰伯篇》里感慨地说:“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唐代诗人陆龟蒙《和袭美泰伯庙》一诗“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奠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除这外,历朝历代关于赞颂泰伯“三让天下”的诗作不计其数,在此不表。
时光过去了三千多年,世间上的很多人和事早已经时过境迁,被历史的尘埃湮没。然而,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一样东西始终跟随中华民族的脉动长流不息,那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文化,它如血脉如基因始终浸染着我们的灵魂,才孕育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这其中就有“泰伯精神”和“三让天下”美德的晕染。
围绕这次沙龙活动《新时代至德文化平台发展的路径选择》主题,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陆上堂先生作了主旨演讲。
他结合了氏族文化研究平台自成立六年以来,在推动岭南氏族文化研究、祠堂文化研究、谱牒文化研究、民俗文化研究和历史名人文化研究方面,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利用新时代大数据化大胆创新传统文化传承。
同时结合大量调研数据实证,从个人、地方基层到民间实践机构,在践行社会基本道义上,无不体现出“泰伯精神”和“礼让文化”的传统风气晕染。
陆上堂主任还以珠海吴氏崇礼堂家族为例。珠海客地的吴氏家族尽管身处沿海开放前沿,但其民风依然保持纯朴,沿袭客家人待客礼遇——糍粑、咸茶和客家民歌的古老风俗习惯,延伸了吴氏家族“崇礼”风尚。从斗门汉坑村重建“圣旨”牌坊到小托村红色教育基地建设;从清朝抗倭保台的民族英雄到现代为国家为家族作出奉献的时代乡贤,无不体现出泰伯家族家国之本的“至德精神”。
随后,陆续发言的嘉宾有:吴氏祖地无锡市新吴区泰伯研究会会长吴新;苏州常熟市仲雍文化研究会会长吴建明;泰伯故里陕西岐山文旅办主任蔡亮;浙江宁波大学人文工程学院院长吴廷玉;广东省出版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健;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吴传枚等。
本次沙龙论坛分上、下场进行。与会嘉宾每人得到十五分钟的发言。大家围绕这次活动主题如何推动至德文化平台建设与发展展开探讨。
(氏族文化研究供稿)
编辑:也之章